打造多元化
建筑垃圾再生产业集群
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类企业的扶持,促进构建多元化建筑垃圾再生产业集群,形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再生预制品—新型建材”产业链。到2021年,我市西南片区建筑垃圾处置能力达到1000万吨/年,资源化率达到70%。
按照“核心技术-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在我市西南片区统筹布局以农作物秸秆(果枝)和废旧农膜为主的大宗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到2021年,以农作物秸秆(果枝)和废旧农膜为主的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及再生利用比例明显提高,培育农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企业10家以上。
探索建立收费制度和奖补政策,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谁产生谁付费、谁处置谁受益”的原则,对废弃物综合利用涉及的消纳区和综合利用企业按照一定标准予以补贴。
同时,将资源再生产品列入**采购目录,鼓励**和社会公众优先选购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加快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需求拉动机制。